作文  >  正文

醉翁过关记

 

连篇错字也,其右手上方,涂鸦尤美。望之红笔又圈出者,大观也。又行六七字,渐看红圈而泻出于文中者,别字也。 目回行转,有名翼然临于文上者, “醉翁亭”也。作文者谁,宋代欧阳修也,抄文者谁?三班刘畅也。刘畅与同学来默此篇, N遍不过,而错只一字,故亦自号曰“醉翁”也。

这一篇,但道吾那不尽意的默写过关,默一遍、错了、再默一遍、又错了,光是《送东阳马生序》就默了五遍, 《岳阳楼记》默了四遍, 《诗词曲五道》默了三遍,啊、不对、 四遍、不、是三遍„„到底几遍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默写的纸是一张又一张的被扔,扔到最后是一点儿信心也没了,一看到老师手里的一沓纸、 自己就下意识的拿出笔和本开始写。唉、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这日子,

终于, 在20071118日的某个下午,好像这下午只有一个,老师再次拿出一沓纸,我拿出一支笔,在面前的本子上熟练地写下名字,然后从最后一张看出依稀是《醉翁亭记》,于是写个“环滁„„”老师一个又一个地念着名字,不过关的,,我事不关己地一边听一边写,写到“水声潺潺”一句,老师念了小七,我估摸着下一个该我,按名单,,没想到老师跳过去直接念了海伦, 当时我好像着了一记重锤,一下子蒙了,不过接下来我猛的想起本次默写我是先在一张废纸上写了一遍,后又检查了两次,然后才认认真真地抄在一张好纸上,又检查了两次,花了这么多功夫,过关几乎是理所应当的,想到这些,我狂喜了一阵破天荒地又是跟这个握手,又是向那个问好,还给了石孩儿两个糖豆,静下心来,我总结一下,想到一个道理,世上无难“关” ,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