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给予树》读后感三则

1. 《给予树》是三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一个培养爱心的故事, 

 圣诞节快到了,妈妈给了金吉娅等五个孩子每人, ,美元,让他们去购买圣诞礼物,准备在圣诞节里送给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娅在购买礼物的时候,在一棵“给予树”上看到一张卡片,是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女孩想在圣诞节里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就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个洋娃娃让“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钱则买了一些棒棒糖送给自己的家人„„

   读完这个故事,心里一动,让我想起自己对儿子的教育。在家里,每当儿子得到食品的时候,我总要让儿子拿出他的这些宝贝让老爸吃一点, 即使是自己不要吃的东西,也要在儿子面前尝一尝。我是想让儿子有这样一种观念, 即有东西大家分享。我把这个意思对妻子说了以后,她也加入到分享的行列。所以,在我们家里有好东西都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说教比不上行动,行动比不上习惯。有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教育孩子真的很难,但如果把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和做到的事情,转化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那事情就变得轻松而自然。 

   《给予树》里的教育故事,多动人啊,在圣诞节前夕,孩子们就开始讨论这个话题,相互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买到让人称心的礼物。试想,在圣诞节的早上,大家都能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世界多美好, 

   整个节日就是一个大童话,大人、小孩都是童话中的人物,人人都能体验一回美好的童心。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创意, 

   我们总是指责我们的孩子缺乏童心,少年老成,未老先衰,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大人有没有给孩子创设这样一个表达爱心的机会,有没有把这样一种表达爱的行为培养为我们的日常习惯, ,蔡卫勤, 

  2.在2007年圣诞节快要来临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给予树》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文中的小主人公金吉娅的仁爱之心打动了。 

   她那么小,却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虽然她没有精美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哥哥、姐姐。但她却把自己最真的祝福和关爱送给了她—一个素不想识的小女孩儿。使她如愿以偿,在这个圣诞节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与幸福。 

   金吉娅懂得如何为她人着想,与别人分担忧愁,是因为她有一位善良,伟大的妈妈。正是在妈妈爱的滋养下,使孩子们也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之间不仅充满着母子之情,还有手足之情。 

   其实,我们班的同学心中也充满着仁爱与同情。我们的同龄人石文童,一个品学兼优、非常可爱的孩子。在我们享受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友情时,他却饱受病痛的折磨。我多想像金吉娅那样对他有所帮助啊,可是,我怎样做才能使他变得像过去那样健康和快乐呢,我希望我有一棵“给予树” ,把我的祝福写在上面,让更多的人都有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小文童。让他树立起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我想让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关心他的人,在期待他好起来。 

   我们不仅要学会关爱,而且更要懂得宽容。先要想到别人,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那么我相信同学们之间就再也不会发生那些让老师和父母不愿看到的不愉快的事情了。 

 圣诞节,是一个充满祝福和快乐的日子。我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我的朋友们,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伙伴们——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平安。 ,王昊旭, 

  3.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 叫《给予树》。我读后,心中有着无数说不出的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讲,圣诞节前夕,妈妈给金吉娅20美元,让她去买一些圣诞礼物。可是,她却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因为她把那20美元拿去救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捐给了她一个洋娃娃,她自己剩下的零花钱就只能买这些棒棒糖的事。 

 金吉娅多么有爱心, 20美元她可以去买很多她喜欢的东西,但是她却把钱拿去无私地帮助别人,献出温暖的爱心,她能为别人着想,不顾自己„„她知道,有很多人都需要帮助,俗话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金吉娅虽然只献出了一点儿爱,但是,她温暖的双手让别人“解脱”出了困境,让别人有着无数的感激。她捐出的洋娃娃,微微地笑着,两只又黑又大的眼睛里,带着金吉娅的仁爱、 同情和体贴。我读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原来的我,看见街边的乞丐,忍不住想把手里的零食送给他们,看见别人要捉蝴蝶,我会请求他们不要去捉,让美丽的蝴蝶自由地飞舞„„但现在,我看见街边的乞丐,会熟视无睹,别人捉蝴蝶,我也会兴高采烈地和他们一起去或„„想着这些,心中不由得阵阵难过。 

   我以后,不,从今以后,我要学习金吉娅,去学习她能无私地帮助别人,去学习她把爱心撒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