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起步 如何编拟高考作文标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总是提供一段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因此,如何编拟一个出彩的标题让阅卷教师一见倾心,便显得非常重要。而从考试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编拟标题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文不符,二是过于宽泛,大而无当,三是俗套。因此,我们要能编拟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标题。 一、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设问、反问、呼告、对偶、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特殊的加工编拟出标题,可以收到新颖含蓄的独特效果。 1,比喻式。利用比喻是使题目生动形象的好方法。如《信念是飞翔的翅膀》、 《生活不妨喝点苦酒》、 《幸运是汗水的红利》等都是用比喻手法拟出的好标题。 1999年高考优秀文题《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的记忆比喻为能“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 ,显得准确而形象。 2,对比式。客观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与丑、好与坏、新与旧、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方面,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选出一组对应关系来编拟标题,展开议论。如《我要学与要我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语序不同而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相提并论,鲜明贴切。高考作文佳题《评己与论人》、 《我是天才,还是笨蛋?》、 《标准与答案》等都运用了对比的方式,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富有吸引力。 3,引用式。引用就是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标题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 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交友,让我欢喜让我忧》 《罚你没商量》 《岂能因“财”施教》等。 《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就引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概括了“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因袭同一种记忆时,人类就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主旨。《答案在风中飘扬》巧妙地引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一首乡村流行歌曲作为标题,确立了“怎样度过人生”这一中心,显得别出机杼。 4,疑问式。疑问式包括设问、反问。如《乌鸦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设问吸引读者, 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笨鸭岂可当鹘使》批评用人不当,号召因才用人。 《我是谁》则以设问为题,含蓄地发出否定记忆移植的心灵呼喊,文章假设自己是移植了别人记忆的“实验品” ,结果带来的是不认亲生父母和乱认父母的苦衷和愤懑,发人深思。而《20世纪你美吗》、 《阳光很活泼吗》、 《答案多彩梦为何物》均是2000年高考作文用疑问拟题的典型。 5,呼告式。呼告式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或观点,并以之为题,力求一题中“的” ,针对议论文而言又可叫观点式。如据材料《鸟的评说》可拟出《不能求全责备》、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 《换一种眼光》、 《切忌盯住别人的短处》等,这些标题简洁、鲜明而有力,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痛快之至。 《爸爸,再给我一点爱》一文以“要把她的记忆移植给他爸爸”为题材,高度赞美了父亲的崇高品质,文中呼告与题目呼告多次呼应,浓浓的父女深情跃然纸上。 《请大家不要为难我》一文采用回环往复的呼告方式,发出了“真心恳求你们让我自己寻找答案,让我成长一次,好吗”的心声。 6,对偶式。用工整的对偶句式做标题同样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 1999年一考生以《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难解》为题,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像,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2000年一考生以《追寻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为题,表现了“只有当答案突破了惟一的界限,才会有时代的进步”这一主题,显得观点鲜明,文题一致。 7,夸张式。 《世界很小是个家》一文的标题就用了夸张手法凸现了文旨,认为记忆移植能促进换位思考,促进心灵沟通,进而“世界将融为一个整体” ,使人耳目一新,急欲一读。 《我闻到了阳光》一文以夸张的手法拟题,别具一格。 除以上常见的几种修辞法拟题外,还有仿词(如《缘何前“腐”后继》 ) ,拈连( 《水城给人留下冰冷的思考》) 、顶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 》) 、反语(如《教语文要学会“偷懒” 》 )等,均不失为拟题的巧妙构思。 二、数学法 数学法又叫算术法,这种标题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借数学式的形式以昭示所要表现的主旨,具有简洁醒目、富有哲理、造成悬念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 《8—1>8》、 《勤奋+?=成才》、 《立志≠成功》、 《知识×正确的价值观=贡献》、 《联想1+1》等。数学中的恒等式(如《勤劳×高科技≡致富》 ) 、不等式(如《成绩≠素质》 ) 、荒谬式(如《99+1=0》,这里的“99”代表产品的合格率, “1”代表产品的不合格率)等都是“题海”中美丽的浪花,只要细心采撷,一定会使文章的“脸部”光彩照人。 三、符号法 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用符号拟写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0》形象地说明了真理愈辩愈明的道理, 《助人为乐+悄悄走开=?》形象地反映了某些人只等“人人为我” ,不肯“我为人人”的滑稽可鄙的心态, 2000年一考生以“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俗语为依托,来一个故事新编,把“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人的认识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哲理思想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之中,作者以《 “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为题,具有较强的动态,人物如在眼前,活灵活现。 四、话题式 应试时,若一时未能提炼出论点,想不出好题,也不必过于纠缠,可退而求其次,在材料标题的前后加几个字即可。如《从〈鸟的评说〉说起》、 《〈鸟的评说〉引出的思考》、 《读〈鸟的评说〉有感》等,还可对材料稍作概括, 引出话题, 以话题为题目。如《谈骨气》 《说谦虚》 《论求真》 《小议“不耻相师” 》等均属这类标题。这样拟题简便快捷,而且不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