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有三个朝代的宦官势力特别猖獗,他们分别是东汉,唐朝和明朝,这三个朝代的灭亡与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有很直接的关系。但是我认为明朝的宦官专政对当时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汉唐及其他朝代。这些宦官上勾结后妃外戚,把持朝政结党营私, 陷害忠良,下盘剥百姓, 气焰熏天,为后世深恶痛绝。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了明朝宦官专政呢,我认为造成宦官专政原因之一是朱元璋建立了一个高度专制集权的政府, 因为高度的专制集权所产生的重要后果就是皇帝不信任大臣,担心大臣会反对自己的统治,所以朱元璋一面禁止宦官干预朝政,并在朝内树立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一面又派宦官监军。 明成祖朱棣因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宦官帮助更加信任宦官,在他迁都北京后设立了特务机构东厂,用于监视群臣。这个机构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宦官,由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活动的大力支持,这也等于在无形中助长了宦官的嚣张气焰,他们开始树立党羽,打击异己,在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二十多年里,虽然宦官的势力逐渐强大,但是仍然没有左右朝政的能力。 明代的宦官专权是从英宗朱祁镇同志式的王振开始的。王振原为教官,后净身入宫,英宗做太子时,即朝夕侍候其左右。英宗登基后即任命王振掌管司礼监。据史料记载,英宗非常宠信王振,言无不从,呼为“先生”而不称名.英宗初年,上面有太皇太后张氏主政,下面有元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王振受到压制, 尚不敢放肆。后来太皇太后及“三杨”先后死去,朝政由王振把持,朝中大臣皆呼王振为"翁父” ,明朝宦官专政从此正式走向历史舞台。 在王振,因土土木堡之变,倒台后又有两个太监的权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是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刘瑾,熹宗朱由校时期的魏忠贤,被明朝官员称为九千岁,皇帝为万岁,。这些宦官擅权纳贿,结党营私,残害异己,败坏朝纲,广置田庄,横征暴敛,滥施酷刑,欺压百姓,危害甚众。 ,称为阉党,这是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而这个原因直接引起了明朝中后期的党争。 &nbs 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