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正文

珍爱生命 自尊自强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青少年自杀的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 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第五位的死因,是十五至三十四岁青少年人群的第一死因, 占相应人口总数的19%。尤其令人震惊和关注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为什么要自杀呢,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师生关系差、学**担重、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早恋失败等问题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很大,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百依百顺,使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一个“不”字,所以,也有专家认为孩子的过激行为大部分是被家长宠出来的。   一个人的自杀会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巨大的伤害,从今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已经将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那么,怎样预防青少年自杀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长和广大青少年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在强调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校一直讲要抓素质教育,但是真正做到的几乎没有,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家长和老师应当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遇到问题,受到批评或不公正待遇,出现自卑、焦虑、冷漠时,应当与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应当平等地对待孩子,与他们交朋友,否则,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对家长和老师讲,不会请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就容易走向极端,产生不良后果。    第三,家长不能溺爱孩子。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在教育中过分溺爱和保护,让他们成为家中的“小皇帝”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这样容易造成他们自私、缺乏同情心、依赖别人、经受不了挫折,所以,家长应当在精神和思想上去关心孩子,要培养他们自尊、 自强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勇敢地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第四,广大青少年应当开阔心胸,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要自尊自强,不怕失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勇敢面对各种打击,我们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然后去改正,我们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要宽容别人,要懂得谦让,我们要有进取心,但不要过于争强好胜,不嫉妒别人的成绩,我们要热爱和珍惜生命,要热爱生活, 因为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朋友和社会,我们的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我们就不会被眼前的烦恼、失败、 困难和挫折吓倒,与我们要达到的人生目标相比,这些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