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字,
国庆阅兵仪式观后感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观后感
看了国庆60年大典,令我十分振奋,好多年没有这么激动、这么有激情、这么有感触了,
看电视节目,比亲临现场,肯定差别很大,但仍能让我赞叹不已。早期的春晚节目曾经让我欢乐过,但以后的春晚就有些失望感,奥运转播曾经让我自豪过,但还是略显平静, 99阅兵转播,那军人、军车的整齐划一、那女兵姐妹的英姿飒爽给我印象最深,但比起本次阅兵来,就显得单调多了。
本次阅兵,论整齐度,不比99阅兵整齐,论武器装备,虽然90%是新武器, 100%是国产,但对我这个外行,感觉却比较迟钝,那花样繁多的彩车,也是一闪而过,再加上逆光,感觉有些眼花缭乱,效果不够理想。
让我这么激动、这么有激情、这么有感触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合唱团,他让我感觉到了音乐原来这么美妙,行进原来这么美妙,领袖们的声音原来这么美妙,游行群众的舞动原来这么美妙,我们的武器原来这么美妙,孩子们变换的各种背景图案原来这么美妙,
在阅兵前,记者采访《建国大业》中毛泽东的扮演者唐国强,记者问,你最喜欢看哪一部分,他回答说,群众游行部分。当时我还不赞成,不是阅兵式吗,不看阅兵却看游行,我可是爱看阅兵。没想到,游行比阅兵还好看,
如果没有合唱团,群众游行也许不过如此。本次阅兵式增加了合唱团,为游行增添了50%的光彩,效果十分成功。这次,我感动得流泪了,就是因为合唱团。伴随着改为进行曲的《东方红》的乐曲,在播完毛主席的声音后,一片花海欢呼,紧接着合唱的声音,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这时,我流泪了。其他三位领袖的方队也是如此。艺术真是神奇,大救星这句歌词,我听了十年,唱了十年,从来没有与感情挂钩,在某些争议中也沉思了好多年。但是这次,让合唱团这么一衬托,那种亿万人民对领袖的感激之情一下子给表达出来了。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流行歌手们唱歌时走来走去,走到群众中去,为什么管乐团演出时走着演奏更会产生高潮,甚至连二胡演奏也变成群体的、舞动的,为什么战士们行进中的歌声那么嘹亮。原来,行进是一个美妙的元素,合唱是一个美妙的元素,群体是一个美妙的元素。这种动感的美、和声的美、群体的美结合在一块,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感谢导演的创意,没有让人们的汗水白流。
从这次阅兵式的成功,我们应该受到一些启发。 以往春晚,为什么没有达到这种拨动心弦的效果,我认为一是缺少动感,二是缺少共鸣,三是缺少群体参与。假如春晚增加游行的版块,类似外国的狂欢游行,让社区的广大老百性都参与,让他们都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从而产生凝聚力,坚定信仰,一定会起到宏扬中国主旋律,振奋精神,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接受一些教训。如果在天安门附近设几个探照灯,也就不至于逆光拍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