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 《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 〈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 《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 《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 ……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 “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现代革命家,引自 《不惑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引自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 《青年文摘》 1983年第11期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 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 

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转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军报》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 ,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 ,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转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报》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现代数学家,转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京晚报》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 

——邓拓,现代新闻工作者、学者,转引自1979年2月27日 《忆邓拓》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现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 《周恩来选集》上卷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当代优秀战士、烈士,引自 《雷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