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专家指导高考满分作文36计之12:片言居要,突出中心——中心明确

 36   计 之  12   , 片言居要, 突出中心——中心明确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西晋陆机《文赋》,就是要把重要的话放在文章中关键的地方,以这警策动人,任它突出中心。   高考作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考生的作文生命短促而可怕,更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 不然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偏离中心。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突出中心的技巧,    

   1  , 点题的常见方式,    

   ①叙述点题。   例如,    “皓皓明月,淡淡清风。我坐在庭院的一隅,思绪不知不觉地飘远了。依稀记得屈原投下汨罗江,人们用粽子纪念他,牛郎、织女的感人爱情,人们用“七夕”纪念他,中秋节,人们用月饼纪念它。可是,那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吗,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2005  年高考广东考生《纪念》   )   

   考生先将自己置于一个美丽的境界之中,然后用徐舒的叙述追忆三个传统节日,于叙述中点明“纪念”的题旨,又能避免斧凿之痕。    

   ②议论点题。   例如,    “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但我们可以用双   

   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的承诺,群雄逐鹿的中国家电握手的峰会,让我们明白,竞争不一定是弱肉强食,带着淋漓的鲜血。运用双赢的智慧,微笑着竞争,携手同行,竞争可以如一条小溪,涓涓而来去。 ”    

   ,   2005  年高考山东考生《微笑竞争携手同行》 ,   

   这是段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字,考生从竞争入手提出了“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的观点,接着摆出海尔集团成功的典型例证,紧随其后的则是有力的论证并点题的笔墨,显得层次清晰,观点明确。    

   ③描写点题。   例如, “  空气里弥漫着氤氲的气息,淅淅沥沥的雨像是酝酿了整整一个季节的泪水。浮现在眼前的是她那沟壑纵横、紧锁不开的眉头,鬓白的双角,翩跹的思绪在漫天翻飞。偶尔一阵凉风徐徐吹来,拂至脸庞竟有几丝冰凉, 回忆像一口打磨得很光滑的古井,无数的琐事遗落在井中像一粒粒珠子无法再用线将它串起来,却越沉越重,如久酿的醇酒  。„„  如同春日里扁舟中的放歌,仲夏亭榭中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只有将那些生命中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忘却了,才能将生命中那些深切的爱、 永恒的爱铭记于心, 才不愧于生命的美丽和意义。 ”                  ,  2005  年高考四川考生《铭记与忘记》,    

   这是一篇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 以理解母亲铭记母恩为中心的考场作文,而考生凭着艺术描写的超人的功力,描写阴雨天气,渲染气氛,再现母亲的典型特征,抒写情感,引起回忆,点明主旨,在精细的描写中,切入“铭记与忘记”这个话题。    

   ④抒情点题。   例如, “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   2005  年高考山东考生《双赢, 你我共辉煌》 ,   

   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在唯美的画面之中,抽绎出他们共同的美——包容映衬之美, 由此, 点明 “这, 便是双赢的智慧。 ”既讴歌了美好事物, 美好品格, 也点明了题意。   

   2  , 点题的常见位置,    

   ①     标题点明题意。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我们就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   

    阅 卷 老 师 一 目 了 然 。 例 如  2005  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 《让纪念闪耀真理的光芒》、 《学会纪念》、 《本没有意外》、 《平凡成就伟人》、 《拥有自己的位置》、 《适合自己的才最好》都是用标题直接点明题意。    

 ②开头点明题意。例如,  2005  年高考福建考生写的 《轻松起跑》一文的   

   开头,   在专属于梭罗的宁静的瓦尔登湖边,梭罗心无牵挂地在自由的国度中跑着,在广阔无边的科学世界里,居里夫妇心无旁骛地驰骋„„追求身心轻松的人大多能更快拾取胜利之果。面对身边纷繁复杂的诱惑,刚刚结束缓慢步行的少年时期的我们,在等待人生全新起跑点时, 同样应轻松地促进自我的飞跃。   

   考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结尾点明题意。例如,  2005  年高考海南考生写的《真的是意外吗, 》一文的结尾,   

   我们一些同学在平时,往往把一次考试的失败归为偶然,然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下,是不是我们平时有所松懈,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而不会盲目自信。让我们从看似的意外中发现并掌握其规律性, 不断完善自 己, 成为人生的智者。   

   文章主体部分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结尾处考生又联系中学生的学习实际,既点明了题意,又使文章内容富有现实的针对性。    

   ④段中点明中心。写记叙文可以描写几个场景,在场景描写之前或之后点明文章中心,写议论文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小观点, 放于每段醒目位置, 强化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的印象。 例如,  2005  年高考湖南考生写的《放飞孩子》一文,首段先从自然界写起,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材料,其中暗含着作者的对“家庭教育”这一话题的看法,但毕竟没有“点明”题意。聪明的考生在第二自然段写道,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 母 无 法 去 替 代 , 去 承担。 ”          孩子必须独自去面对人生航程中的风浪,独自去闯人生的暗夜,独自承担人生的苦难,有力的诠释了“放飞孩子”这个形象性标题的内涵, 点明了文章的题旨。先用形象的比喻抓住读者心,紧接着便用气势逼人的排比段, 揭示文章主题,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点题方式。   

   点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点题的位置自由灵活, 考生要根据文章自身的特点和表达主题的需要恰当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