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备考高考新材料作文拟题导引、防失误及其良策

   有一位花农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在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 “我可以摘一朵花吗?”花农问, “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花农接着说, “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 “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花农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反而是满园春色。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写作导引】 

   该材料有两个主要形象,一个是花农,一个是学童。花农种了很多花,学童爱花,想摘园中的花占为己有,花农因势利导,学童明白,爱花,就应该将花留在园中。学童接受花农的建议,将花留下——学童留下“一朵花”就是留下了“一座花园” 。所以考生可采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学童”的角度,①爱要讲究方式,②把爱留下,会有更美的风景„„

 2.从“花农”的角度,①教育的艺术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②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教育,很难收获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开得越发灿烂„„

 3.从“花农”和“学童”关系的角度,①爱是感情共鸣的基础、沟通的桥梁,②没有爱的共鸣,也就没有满园的春色„„

   【失误题目】 

   失误一, “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

 如,《位置与价值》《人生应该有个归宿》《留在原点》„„此类题目明显是考生从“花”的角度拟写的,但对于该材料, “花”根本就不是主要形象, 因而也就不是写作的角度。看到此类题目, 阅卷教师会毫不犹豫地将此文判为跑题作文。 

   失误二,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 

   如, 《学会变通》 《智慧的力量》 《换种思考方式》 《人生要有智慧》„„此类题目, 明显是考生从“花农”的角度拟写的。材料中,花农“教育方式的转变”虽属于“变通” “智慧”的范畴,但这两个概念绝对不能等同。所以此类题目不能说跑题,但会被阅卷教师轻易地判为偏离题文。 

   失误三,题目中出现明显的偏离材料“内涵”的关键词

   如, 《换位思考》 ( “换位”是交换位置,而材料体现的是换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故“换位”与“换种方式”二者不能等同)

   《放弃就是拥有》 ( “放弃”是不再拥有,而材料体现的是“放手” , “放手”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故“放弃”与“放手”二者不能等同, “放弃”属典型的偏题作文甚至跑题作文)

   《分享》 ( “花”是花农的财产,花农的目的是既不伤害学童又不失去“花” 。 同时对于学童而言,花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财产,何谈“分享”呢?)

   《爱的奉献》 (材料是谈“爱的方式” ,非倡导“奉献”爱,属典型偏题作文)

 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如, 《留着总比摘掉好》 《选择一种存在的方式》 《美的风景》„„

   此类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把材料的结果,即一个现象作为题目,让阅卷教师不知考生到底想说什么。 

   失误五, 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

   如, 《生活要有爱》 《爱不好会伤害》 《舍了就是得》 《要想进必须退》„„此类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苍白,毫无新意,所以虽不偏题、跑题,但是也很难获得高分。 

 【经典题目】 

   《错误的爱是一种伤害》 《占有的爱,会让爱窒息》 《有一种爱叫放手》 《转换思维,也许别有洞天》《爱我、你就放开我》《让爱播撒人间,让世界更加美好》《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开得越发灿烂》 

   【材料作文拟题常用方法】 

   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题目为例,浅谈一下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保守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 

 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

   如2009年天津卷以“我说90后”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考生可将话题做如下变形,《90后,想说爱你不容易》 《90后,新时代的靓丽旗帜》 《90后,让我欢喜让我忧》„„

 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

   如2011年大纲卷“代买彩票”材料,考生可以很轻易地提取出关键词“诚信” ,就此考生拟出以下题目, 《为人格涂上诚信的色彩》 《诚信的背囊岂能丢?》 《回来吧,诚信》 《利益诚可贵、诚信不可抛》„„

   如2012年上海卷对“微光”的论述材料,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 《守护微光的天使》 《坚守心中的微光》 《点亮微光》„„

   如2012年大纲卷“放下顾虑”的材料,考生可扣住这个关键词拟出以下题目, 《放下顾虑,成就自我》 《放下顾虑,追寻成功》 《放下顾虑,轻松前行》„„

   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

   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 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 

   修船工的角度, 《小善固可为》 《分外的小事》 《举手之劳,公德回归》 《勿以善小而不为》„„

   船主的角度, 《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 《让感恩之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 《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

   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 

   (二)创新拟题法

   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 

   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如, 以“坚守”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北京卷) 《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 

 以“水”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四川卷) 《水——生命的季节》 

   以“责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山东卷) 《用生命点亮责任的明灯》 

 2.标题运用比拟,情感细腻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来写。 

   如, 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1年大纲卷) 《与诚信同行》 《诚信不会孤独》《打捞诚信》 . . . . . . 

   以“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08年浙江卷) 《山与水的对话》《读水千遍》 . . . . . . 

   3.标题运用对偶,整齐明了

   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 

   如,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2年课程标准卷)

   《拒绝冷漠、心便“融合” 》 (2012年重庆卷)

   《活在当下、静待花开》 (2012年广东卷)

   《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 (2012年福建卷)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征程》 (2012年福建卷)

   4.标题运用反问,发人深思

   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 

   如,以“浅阅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0年大纲卷)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以“爱的方式”为立意核心词语(2010年大纲卷) 《摔了一跤又何妨?》 

 以“科技的利弊”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湖北卷) 《传统,我们离你到底有多远》

   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浙江卷) 《不做英雄又何妨?》 

 5.标题运用典故, 内涵丰富

   在拟写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这样标题不仅新颖、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 

 如, 《阅读深深深几许》 (2010年大纲卷)

   《失信猛于虎》 (2011年大纲卷)

   《 “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2年课程标准卷)

   《大隐隐于“乐” 》 (2012年辽宁卷)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2年辽宁卷)

   《拿什么拯救你,传统》 (2012年湖北卷)

   这种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荐,但是一定要因人因题而异。而不能一看到材料的话题,就立即想出一些根本与话题不着边际的题目。所以考生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题目有多新,一定要让阅卷教师看了之后能明白题目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偏题类作文,从而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演草纸上拟出的标题无法与材料话题相联系,最好还是采用保险拟题法, 因为这样一般不会偏题、跑题。 

   【技法小结】 

   由以上失误题目及拟题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作文的拟题,考生必须坚守以下原则。

   1.吃透材料,准确立意,忌“离材”万里;

   2.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忌故作高深;

   3.大题小做, 以小见大,忌泛泛而谈;

   4.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忌拖沓冗长;

   5.含蓄生动,新颖独特,忌平淡苍白。 

   如果考生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所拟出的题目就会如同“一支出墙的红杏” , “蝶”不来,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