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范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我们太熟了,但如果从自然、社会、历史、生活等不同的角度看去,它不仅可以写景,更可以叙事、抒情、言志„„请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思路导航】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由一句诗,或一句诗提炼出来的词句出发,发散性地阐发对生活、社会、历史、 自然等方面的感悟,这种类型的命题或话题作文,在高考中也出现了一定的数量。远一点的如2005年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由唐诗“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得来的话题,、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自命题,等,近一点的有2008年湖南卷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自命题,、 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 ,自命题,等。诗句粗略地分,可以分为描写、记叙,说理、抒情、言志等。如果是倾向于描写记叙的句子作题目,切不能把这句话记叙描写的内容扩写新编一番,可以先观察字里行间的人、事、物、时、地这些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然后选择最重要的元素,确立写作的重心,进行详写,并且要从生活、社会、历史、 自然等方面出发,选取一二,提炼出这些元素中蕴含的“言外之意” ,催生出比喻义、象征义。如果是说理、抒情、言志相对比较直接的句子作题目,那就要先把诗中的情理志趣,准确地概括出来,确立写作的中心,然后结合生活、社会、历史、 自然等方面的情节或细节去生动、具体地写出这种情理志趣。简而言之,前者和后者都要虚实相生,但前者更注重化实为虚,后者更注重化虚为实。本题显然是前者,审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个是关注诗句中的构成元素,如“夜” 、 “风雨” 、 “花落” ,体味一下孟浩然的在这首诗中做表达的心境——怡然中的怜惜,可以顺其意,如淡然的伤感,,也可以反其意,如惨然而绝然,,还可以相互比照出新意,如决然而释然,。然后对元素进行详略分工,根据诗意选择其中一个元素为轴,带动其它元素问自己几个彼此相关的问题。比如在这里,我们可以以“花落”为轴, “夜”和“风雨声”构成一种环境, 问自己从生活、社会、历史、 自然等方面出发, “花落”可以借喻、隐喻或象征什么,随之“夜”和“风雨声”又可以借喻、隐喻或象征什么。最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有感触的细节和情节去作答,从而形成这篇文章主要的骨架思路,然后根据文体的不同展开层次,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要注意的是主要的元素不是找到内容简单画个等号,作个比喻就可以的,必须提炼出一种思想内涵, 即象征义,达到由实到虚的升华。比如要是议论霸王的话, “花落”可以对应“霸王自刎” ,相应的“夜”可以是“垓下之围”这个最后的夜晚, “风雨声”可以是“四面楚歌”的声音,但还要发掘霸王这朵“花”在“落”时本身的感觉,如绝然、决然、释然等,,以及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你的感受,如杜牧替他感到惋惜,李清照觉得可歌可泣,各有人觉得是匹夫之愚,觉得不值,可谓众说纷纭,那么你又如何想呢,

【佳作示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梁秋仪

昨夜的风雨,不知今早花落多少。花瓣落在了潇湘仙子的心上,花朵的颓败气息落在了张爱玲的心上。我的青春却失落在花里,失落在昨夜的风雨里。

昨夜风疏雨骤,谁人关心红花是肥是瘦,颦儿泪自为花流,抑或为己流。昨夜“风雨”肆虐。昨夜听说了宝玉要娶别人家的女儿。昨夜见了宝玉与别人嬉笑取乐。这样的风雨,颦儿那针眼大的心眼,如何能容纳得下。而落了一夜的泪如兀自飘零的花,无人问津。那“昨夜” ,成了今早的苦楚。温室花朵里的女子,承受不住昨夜风雨的肆虐,她们能选择的只有寂寞花落,无人知。只有满地落红证明他们的存在。她们仅仅是美丽的花影,消逝在昨夜的风雨中。试问,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张爱玲,世间最骄傲的花朵。但骄傲,停留在昨夜。昨夜,她还为着用玫瑰小花的英式瓷杯泡茶还是用青花小盏饮酒苦恼。昨夜,胡兰成的甜言蜜语还萦于耳后。但,风雨来袭,再骄傲的花朵也只是无力颓败。爱人的背叛,生活的潦倒,一次又一次如肆虐的风雨摧残骄傲的花朵。骄傲,那只属于昨夜,那过于绚烂而又美好的昨夜。今夜, 留下的仅仅是寂寞花落,风干右脸颊的泪,花般女子枯萎的灵魂。没有人愿意关心她的骄傲。她如此骄傲而又孤独地活着,为那些如她一样的女子,在华美的、长着虱子的袍子上流着泪绣着颓败的花朵。试问,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大观园里的寂寞女子,上海滩的小资女人,面对命运的风雨,无从选择,只有寂寞颓败。那于我,风雨来临,我又会如何,

高三的风雨肆虐着青春的脸庞,沿着脸的轮廓轻轻滑下的,是冰凉的雨,还是温暖的泪。而那落了一地的,是风雨肆虐下的花朵,抑或是碎了一地的青春。谁知道呢。只知道,昨夜,依然混淆着学了三年的三角函数,昨夜,依然不明白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法的区别,昨夜,父母依然在唠叨“高考”二字。那些风雨肆虐着的,还有我落了一地的青春。这一夜,青春注定如花落般消陨。没有人能知道我们到底为之消耗了多少青春,流了多少眼泪。难道不能知道吗,有时泪水是为了电影里在樱花树下的男女拥抱,是为了小小考试的失利,或者仅仅是一种寂寞惆怅情绪袭来,不由得,湿了眼眶。那样轻易地,失落了青春。但是,今早,一切都会好转。落红会化作泥土,滋养新一年的花朵,而昨夜的风雨,在今早,亦会止息。但人们依然会问下一代人,昨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雨肆虐着。昨日的林黛玉,昨日的张爱玲,昨日的我。三个人,演绎着类似的花落。苦苦追问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但当你今天一觉醒来,窗外依旧是“处处闻啼鸟”的活泼世界。

就把“花落知多少”当作一句矫情的梦呓吧,青涩年华难免经历一缕苦涩,一阵风雨,一个长夜,但只消睡上一个懒觉,和睡眼朦胧的你撞个满怀的不还是那个“春晓”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珊珊

我的书桌前有一扇窗户,每当疲倦劳累的时候,或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我总喜欢望向窗外。因为那有一棵桂花树。

那棵桂花树是八年前我和妈妈一起种的。从那时起,我便和妈妈一同悉心地照顾它。每年的秋天来了,我们家的“春天”也就来了。赏桂花,那是诗人拿手的事,闻桂花,那是闲人拿手的事。待到“人闲桂花落” ,一碗桂花糯米粥也就端上桌头,那是妈妈最拿手的。而把那碗粥和桂花再请进腹中, “端”进心里,那该是我这个凡人最拿手的。

端着喝着,那桂花粥甜而不腻,仔细端详,妈妈的脸也是如此,桂花的香浸泡了这一切。我认为桂花虽美却很脆弱,一朵朵淡黄色小花串起来,一串串挂在枝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幸好江南的秋天雨水不多。它才免遭雨打风吹之苦。但两年前10月12日的那个夜晚,却下起了难得的大雨。雨点借着风力敲打着窗户,早早关灯上床,我在床上默默数着。雨风声里夹杂着簌簌的呜咽和呼呼的恐吓,蜗居的我几次想起来,但又想不出起来做点什么好。 “树比人坚强,放心好了。 ”只听到妈妈轻轻说了这一句,我模模糊糊也就睡着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桂花香甜的气息似乎也消失在风雨之中。那一夜,妈妈躺在我的身旁。

原来桂花并没有我想的那么脆弱。那一夜,我不知何时入睡,醒来时,妈妈已不在身旁。我的脸贴住窗,看到还点缀在枝头叶间还是一串串淡淡的黄,不由得想起妈妈昨晚轻轻的话,轻松了许多。窗外的妈妈正蹲在树下,用手轻轻地捡起一朵朵小小的桂花,轻放在身旁的碗里,捡完了这边,又慢慢挪向那边,继续捡着。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再次伤害到它们。有的时候,在桂花树下和妈妈一起捡桂花,还能“请”出妈妈的回忆。妈妈小时候和外公在家乡的家门前也种过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外公也常做桂花糯米粥给妈妈吃,她的手艺就是外公教的。后来外公去世了,她才和我一起种下了这棵桂花树„„

风雨打落了桂花,却打不落妈妈的心。风雨打落多少桂花,妈妈就捡起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知何时起,我喜欢望向窗外。因为那有一棵桂花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匡汉

一场春雨,他们静静地开,一番风雨,他们静静地落。夜色中无人在意花开花落,但他们仍然在风雨中开开落落。

他,战国时一匹腾空而出的烈马,狼烟中驰骋,夜色中归去。

面对谋士韩非,韩王哈哈大笑, “韩非,何许人也, ”秦王拈须微笑, “韩非,何许人也, ”韩非一番哲思,一番抉择,在相遇秦王后,与之一夜长谈,指点江山,开出人生最美的灿烂。

他的绽放黯淡了李斯的光芒,李斯畏惧,畏惧相位难保,毒死了韩非。一朵盛开的花朵,就这样在历史的风雨中,凋落了,凋落了„„

他生在战国,手执法之利剑,冷眼剖开现实,生命如花开,他在历史的风雨中逝去,生命如花落。花落后,汉赋竹简里闪烁他智慧的光芒---光芒万丈。他明白见秦王后,自己的生命会如花开般灿烂,也知晓生命会在历史的风雨中逝去,如花落般的。但他明知如花落,也依然要开。因为人生有一次花开,就不惧花落。

“昨夜雨急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词余韵在你的笔下绽放到极致,让同代的词人褪色。正如那只在夜色中盛开的海棠,红艳凝露,香气四溢。

“女子无才便是德” 。 李清照,无人赏识你这朵盛开在夜色里的海棠,无奈,一阵风雨,花落满地。但你依然要开。在风雨的夜色里, “惟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花落了,花落了,我在一遍一遍地读你花开时的美丽, “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是花开的凄美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还是花落前的淡定,月满西楼时,你对影叙说着,花已开,当开最美,花既落,无怨无悔。

是他们今生让花静静地盛开,努力地绽放,无畏风雨后的凋零。一次次花开绽放生命,一次次花落,无怨无悔。

千年之后,在一个清晨,我偶然遇见那落了一地的花,仍玲珑剔透,穿越千年而不褪色,历尽风雨容颜未改。此刻,我耳边又响起了儿时就会背诵的歌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经历过花开,经历过花落的一生,生命已经饱满。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胡前超

一夜幽梦,风雨声起,花落无数, 留下的才是最灿烂的。——题记

风雨过后,总是晴天。可我的心却依然看不到阳光。

屋外鸟儿唧唧喳喳,唤起人想呼吸新鲜空气的欲望。推开门的瞬间,有一种清新的、湿润的气息争相涌进口鼻,大脑立即清醒了。

昨夜风雨,此时也仅留下少许的积水和满地的落花,表示它曾来过。原来一切过去之后,不管当时如何,都不会留下太多。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习惯性的看向花树,却发现指头仍有几朵挺立在晨光中。

点点露珠,衬着阳光,将花显得如此的脱俗、灿烂,如此的倔强不屈,如此的活力四射。

原来,风雨过后,并不是所有的花都被吹落,而留下来的却是如此的美丽。

突然间就想到了大文豪苏轼。他不也正是如此吗,历经风雨,却屹立不倒。

前半生,官场,诗场,可谓场场得意。却在最得意之时,风雨袭来,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且连及家人。

我想,那之后的他必定是痛苦的。

可是,我却读到了他“大江东去,浪淘去,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狂放,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淡然,还有他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达观豪放超然的宽广情怀。

一贬再贬,风雨袭过,他已不是以前的苏轼了,而是更加的挺拔、妖娆。

在痛苦中,他坚守住了,他留下来了,他用笔和心在历史的风雨中绽放了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永远地昭示着后世之人。

看看他的人生,我不禁想,我们这点点失败,点点痛苦就算不上是什么了。

只有经历风雨中洗礼的花,才能娇艳夺目,涅槃而生。只要在失败中,在痛苦中能依然抱定希望,坚定不移前行的人,才能留给历史一个高大的背影。

夜来风雨声,我自抱枝头,风雨声过后,我自笑春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朱永

曾经的你我是花季中无忧的少年,花朵在风中怒放。而后,风雨连绵,一路走来,一路坎坷,美丽的花朵凋零了一地。花季已过,你我在风雨中成熟,却逝去了花儿般如梦的青春。

昨夜的风雨吹落了一地的绚烂,不知是花儿的哭泣,还是青春的忧伤。

花儿还未享受和风的吹拂,雨露的滋养,流岚的多情,蜂蝶的亲昵,享受花季的烂漫,竟在一夜之间飘落了枝头,了无印痕。梦耶,非其真也,可终究是落了,空留一声叹息,

而青春的花季竟如此地相似,而又如此地令人叹惋。还未来得及回味花季青春酿成的酒,享受花季青春无畏的张扬。在风雨中已被击打成“坚硬地磐石” ,在无奈中向远去的青春挥手告别,没有热泪,有的,只是一声沉重地叹息。

微风拂过,竟觉那满地原本凄美的花朵焕发了生机,原来是它们凋零后,即将化作春泥,走向新生的淡然和喜悦。

而你又何必一味地落寞、心伤呢,我们已经为逝去的花季留下了点滴的欢笑与幸福和许多珍藏的记忆, 已体验过梦幻的美景,感动的瞬间。整理行装,挥手告别吧,因为前方有花季过后,红硕的果实,有未知的探险,有令人神往的琼台楼阁。

当夜来风雨继续击打残损的树干,你会惊喜地发现仍有那么一些花朵固执地伫立枝头,不会离去。

我想那一定是一颗年少的心。

纵使青春远去,但我们的心中永留一块净土去安放一颗年少的心,这块土地将不会受到世俗的污染,尘土的蒙垢。

这颗心使我们心存情趣,年轻时纯真的幸福,使我们激情永驻,继续自身如火的热情融化坚冰,使我们心存梦想,继续感受在心中编织五彩的梦,体味我们奋斗的乐趣。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落一地,花季已过,花留余香,香洒满园,青春记忆,滋养一生。

谨以此纪念我们即将远去的青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海锐

“楚雨含情皆有托” ,历史的夜,丰富而灵动的绵长的雨,潇潇洒洒,淅淅沥沥,打湿了历史那段来时的路。

躺在历史的波里,荡荡悠悠,荡荡悠悠,一任水草纤细的手指,抚动着我的全身„„

这些时日,我常做同样的梦,那对两千年泱泱诗国匆匆的一瞥,竟成了我心底挥之不去的情愫,不亚于怀春少女的相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思念的花在雨中飘摇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十里长亭,柳永与朋友依依惜别,话至嘴边,却难以言说。回首群山落红飞扬,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千里黄云, 白日昏黑。黄沙古道,高适与朋友依依惜别,千言万语,却难以表达。漫天雨,花斜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霏霏细雨,杨柳青青。昔日情景,历历在目。客栈门前,王维与朋友依依惜别。社会的风雨,冷搜残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入愁肠,思念无奈。

风雨中,花落处,寄托了古人太多的相思愁情,抒发了不尽的人生情怀。

风雨中,落花有情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风雨中,浪声滔天,惊涛拍岸,文天祥遥望无边的零丁洋不禁感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在那人世的风雨中飘摇, 即使人生风雨如此,他的信念依旧昂扬、执着,他对于生命的陨落是那样的从容、淡定、坦荡,那是一种对故乡情的眷念,一种对民族情的坚守。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今夜无眠,风雨声打在窗外,进入耳中。欧阳修推开窗子,静默地看着窗外风雨中摇摆的花。落花岂是无情物,飘摇起伏似人生。 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朵风雨中的落花,风雨中,花落间,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

“梧桐树,三更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亦在感伤那风雨中的落花,好不凄凉, “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对江湖的是是非非也已看透,一身轻闲和坦荡, “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草色近却无” ,韩愈则在夜来风雨后,看到了孕育着的生机和希望。

风雨并非花尽落,凄婉、高昂真人生。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在历史中塑造了一个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这下了千年的风雨,仍在抒发千年不尽的情思,传承中华诗情的悠悠绵长, 同样也在昭示着经历了风雨的人生最真实、最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卢士云

无眠春夜,暗雷滚滚,风雨凄凄。一夜过后,花凋叶落,枝阑横斜,满园狼藉,是默哀叹息,还是无声哭泣,念那昔日繁华,昨夜风雨,今朝入泥。无数文人伫足、流连、沉思,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多花落几多思忧,无尽的情思犹如无尽的落红纷飞沉落,汇成一条文化之河,供后人遐思神想„„

最真,莫过于苏小小的落花。

“妾本钱塘江住,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 ”低吟浅唱间,外秀内慧的江南名妓苏小小曾是开在西湖中一朵无忧无虑的红莲,清丽纯真。那只是自然中真实的存在,无须感伤,无须怀念。纵使日后经历沧桑,他仍人真性不变,真心去爱,待香消玉殒后,依然选择西湖作为永久的归宿,坚守心中的自我。美丽如此,才情如此的苏小小一如她心中的落花,哀而不伤,真实动人。

最悲,莫过于林黛玉的飞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凄凉悲惋的叹息中,林黛玉瘦弱的身影在花枝间穿行。少年便孤,寄人篱下又多愁善感的黛玉自身也便是一朵将落之花,不知命运的风雨将如何肆虐。 “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首《葬花吟》,一段飘零身,道不尽心中的悲凉。睹物思人,不禁黯然神伤。最终也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香魂一缕随风散, ”身世孤楚,是她心上凄厉的雨,爱情幻灭,是她心上冷搜的风。当那朵花已悄然飘落,却留一段悲剧于人间。

最美,莫过于陆游的凋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 自有香如故。 ”这是何等的宽容,何等的从容,何等的美丽。花期已过,便不再留恋,车马驶过,碾碎身躯,却还是将香气留于人间,香如故。这该是陆翁心中的绝美吧,一如他的忠心,他的爱国。纵使受人排挤,零落成泥,纵使壮志难酬,被碾作尘,他的意念不改,忠心不变。漫天的香气从远古飘飞至今,让后人遐想、仰望他前世的芳华„„

还有,易安居士的愁花,引来两行清泪,李后主的逝水流红,引得思国之痛,龚自珍的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

当风雨袭来,花儿凋零,却因文人多异的情思而光彩依旧。落花已逝,伊人已往,思想的光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