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期去了趟书城,路上看到有买冰糖山楂,一时心痒,便买了一袋回去。可买完之后才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买原打算买的书了。无奈地笑笑,径直坐车回去了。 吃着又酸又甜的糖山楂,我不禁笑了起来,原来,我也还只是个孩子。 第一次吃冰糖葫芦,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了。但那种酸甜的味道,却是我一直欲罢不能的。从幼时的懵懵懂懂,一直到现在称得上是个“小大人” ,唯有冰糖葫芦这一小食,我一直热衷。而且每每看到还会兴奋不已,吃的时候还笑个不停。 以至于好几次和同学一起时,她们都以为我有些“抽风” 。可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就吃不腻呢, 后来据朋友所说,从4岁开始,我便是这样。不禁吃惊,原来我从小就是如此啊, ,不行,不行,人怎么能一直长不大呢, 可再转念一想,其实,我也是挺为我的“长不大”而欣喜的。 在城市里, 因为孩子们接触的多, 明白的也就多了, 因此更加容易成长。如今, “少年老成”的孩子已经不在少数。而孩子们本应有的天真、纯洁、烂漫,也因此消逝得更早、更彻底了。 当年我也常被家里的长辈夸赞“少年老成” 、 “稳重”之类的话, 以至于我自己也都认为我应该是更懂事的那个,再大一点之后,也会“为赋新词强说愁” ,看着时光流逝、看着低年级的学弟学妹说“流光容易把人抛” 、 “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之类的话,以缅怀我“逝去的童真” 。可如今看来,其实我的童真也还在啊,只是一直被我藏在内心深处罢了,只是为了我的“少年老成”故作深沉罢了。 再看看街上,那些比我年长许多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不都正拿着串糖葫芦有说有笑地吃着吗,更不乏有人像我一样兴奋„„不禁偷笑,其实,大家都也是孩子啊,我们的童真一直都在啊, 人的成长是必然的,那些稚嫩的一面被脱去也是必然的,可是只要我们有心,我们的纯真和烂漫却是能永远保存的。就像时光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我们能将它化成回忆一样,我们心灵深处最无暇透彻的那一块,也一定是能够以某种方式存在的。不要为逝去的悲伤,它们的痕迹永远会留下,在记忆里、心灵上,我们永远会为自己留一份澄澈之地,让我们在里面傻傻地笑。一些东西,它阻隔了时间,永远为我们停留,只为了让我们知道,没有真正的大人,只有不愿承认的孩子。 回家后,我一边吃着糖山楂,一边想起不久前同学告诉我关于北京糖葫芦的事情,一时激动,不住拍案叫起, “妈,我们明年去北京吧, ” 妈妈听我这么说,不禁问起了原因。我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 “北京有糖葫芦, ” 妈妈闻言不禁笑出了声, “都多大了,还像个孩子似的。 ” ,因为从小成熟,妈妈在惯性思维上已经不把我作为孩子来看了。 , 我不羞不恼,而是理直气壮地说, “我法定意义上来说,我还尚未满14周岁,当然是个孩子,” 是啊,我也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