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题训练分点策略、满分解秘教案之二, 中心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 掌握使中心“明确” 、 “新颖” 、 “深刻” 的方法和技巧, 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 学 重 点
1. 掌握使中心“明确” 、 “新颖” 、 “深刻” 的方法和技巧, 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 学 难 点
1. 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 能把使中心“明确” 、 “新颖” 、 “深刻” 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 学 时 间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 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判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 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 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 揭示文章的主旨, 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
睛般活脱起来。
2.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 ,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 ,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 ,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3. 平中见奇出新意。 常见的方法有, ⑴“旧瓶装新酒” 。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 思想、   ; &nb sp;   ; &nb sp;   ; &nb sp;   ;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反弹琵琶” 。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 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 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 “ 中心” 方面存在的问题, 然后教师引导。
1 、 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 ,过于平淡。
2 、因为不会炼“旨” ,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 行文过散, 或思路不明晰, 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 、符合题意要求, 有立意, 但缺少点睛之笔, 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 思想境界不高, 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三、结合例文,分析“中心” “提升要诀” 。
1
、学生自学“提升要诀” 。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 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 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
思 想 。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 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 从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 由
表及里、 由浅入深,多问几个“ 为什么 ” 、 “ 怎么办” , 使中心思想更突出 , 更渗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 记叙文的写作, 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
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
2 、小组学习,分析优秀作文的秘诀。 ,一类文略,考题回放, 2008. 江苏宿迁,
以“掌声又想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思想健康, 写出真情实感,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⑷不少于 600 字,⑸不得抄袭
[ 满分作文 ]
掌声又响起来
江苏宿迁一考生
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一星期前,省里要举行化学竞赛,我的成绩还算好,于是抱着一拼的心态报了名。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我参加了初赛的考试,题目并不算难,我做起来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兴奋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等着自豪地走上讲台去拿获奖证书。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得到了“内部消息”——我考了第一名,天啊,怎一个“乐”字了得,
我得回家请功,让爸妈好好奖励他们的宝贝女儿。 可是, 当我正准备推门而入的一刹那, 我
立刻呆住了——“唉,老师,**丫头这回竞赛多亏您帮忙啊,成绩下来,第一名,真不错,这次得好好感谢您啊„„”这分明是爸爸的声音。 难道„„我的成绩„„, 我不愿往下想。 可
是他们怎么可以瞒着我哦这样做呢,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虚荣,我情愿不拥有。我讨厌他们的虚伪,我下决心要努力,要让他们看到, 下一轮的复赛, 没有他们的帮忙, 我一样可以考得很好。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打败对手, 取得预期的成功。
这段时间里,我宁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宁愿放弃满心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宁
愿为那本限量出版的资料顶着烈日跑遍大街小巷„„
我又一次坐在考场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应战,最终取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我又一次站在讲台上,捧着鲜红的获奖证书, 昂着头, 自豪地接受那又一次响起的掌声。
3. 引导学生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觉,视角很独特。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很别致。小作者运用类似舞台说明的形式,通过两个时间段,将前后两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四、 指导学生写作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 以“ --------- 健 康 ” 或 “ 健 康 的 ---------- ” 为题, 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 600 字。
五 . 学生互改
六 . 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七 . 教师或学生总结。这次作文训练,我们掌握了作文中心得分的要诀,立意明确, 中心突出。关键要做到 , 1. 明确依体凸 中心 , 2. 化大为小炼主旨, 3. 平中见奇出新意, 4. 三思而行求深透。还要做到,抓住“正确”不放,纵向深入开掘,融旨于物托志。只有将理论用于自己的实际写作中,才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文。